
北京小伙罗雪赴美留学,阴差阳错成了美国海军士兵,这段经历足够离奇。
罗雪曾是美国海军成员,四年服役生涯让他登上航母,荣获殊荣。退役归国后,他详细讲述了航母上的许多情况。
罗雪成为美国海军军官,华人身份为他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和机遇?美国航母的内部运作,在他眼中有何不同之处?
七二年北京出生的罗雪,九四年二十二岁时去美国念书,却在九八年阴差阳错加入了美国海军。
下午,罗雪家门被一位黑人海军官敲响,这让她着实吃了一惊,毕竟美国海军一般不会随意登门拜访,她和海军素不相识。
一位美国海军征兵处黑人海军走进屋内,随即表明身份,称是为1999年美国海军招兵而来,直接问罗雪是否愿意参军。
罗雪为难了,他只是拥有绿卡的美国留学生,并非美国公民。这尴尬的处境让他赶紧向海军说明身份。
海军对绿卡兵役问题表达了肯定态度,直接告诉罗雪绿卡也能参军,并承诺罗雪一年内可能获得美国国籍,这番话让罗雪颇感意外。
海军离开罗雪家时,名片留下,他之前滔滔不绝地描绘着美国海军的优厚待遇。罗雪听着,觉得这不像征兵,倒像是一场带薪休假。
海军觉得罗雪很适合当兵,第二天就再次找到她,进行简单测试,甚至想帮她一把。
罗雪拒绝了海军士兵的好意,顺利通过测试。后来她偶然得知,那名士兵并非出于公务,只是纯粹无聊找乐子。
阴差阳错,罗雪踏上了美国海军征程。这段经历充满挑战,她屡立战功,也经历生死攸关的时刻,亲眼见证战友的牺牲,留下深刻印记。
罗雪在美国海军服役,她所在的星座号航母上,负责检查飞机的安全性。 这份工作需要她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技术能力,才能确保飞机的顺利起降。 每天她都仔细检查每一架飞机,确保每个部件都安全可靠。她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,保障了飞行员的安全,也维护了航母的正常运作。
罗雪入伍时,叠被子技术过硬,赢得教官赞扬。后来她才明白,美国海军只拿叠被子约束新兵。
罗雪服役期间表现出色,2001年荣获最佳海员称号,他的名字和家乡“北京中国”一起铭刻在一架飞机上。
罗雪在星座号服役,险些丧命甲板。
伊拉克战争期间,星座号航母开赴波斯湾参战,罗雪也在船上。然而,让她差点丧命的并非战火,而是同伴的失误。
罗雪临时顶替身体不适的战友执行任务,危险随即降临。
海浪汹涌,罗雪在飞机跑道后方作业。新手飞行员因经验不足,加上恶劣天气,偏离了正常降落路线。
飞机降落,罗雪就在跑道边上,机翼擦着她后脑勺飞过,距离不到一米。强大的气流把她掀翻在地,战友急坏了,以为她被机翼刮倒了。
罗雪躲过了一劫,机翼擦身而过,她活下来了,性命攸关。反观另一位飞行员,就没那么幸运。
星座号航母执行任务时遭遇暴风雨,这次风雨比上次更猛烈,甚至出现了龙卷风。
恶劣天气对航母影响有限,但舰载机却可能受损,因此甲板飞机都加固了。
暴风雨中,航母甲板空无一人,除非万不得已,两个人才能同时上去。
暴风雨中,多架战机正在执行任务,恶劣天气逼近,它们必须尽快返航,降落在航母甲板上。 返航途中,意外发生了。
罗雪盯着屏幕,一架战机迟迟未归,她心里焦急。战机终于出现,却在降落时险象环生,看着屏幕上的画面,她忍不住替飞行员担忧。
战机最后一次降落时,意外坠海,未能成功降落在航母甲板上。
他或许不愿连累航母上的战友和战机,然而一夜打捞,只找到断成两截的飞机残骸和他的头盔。
罗雪至今难忘那件事,那段经历深深印刻在她记忆中,如同昨日重现,尤其这次执导退役让她再次想起。
罗雪服役四年后离开美国海军,2004年,凭借出色表现,他入了美国籍。
罗雪退役后转型做了导演,和成龙合作拍摄了《功夫梦》,这部经典影片成就了他。
2013年,罗雪的自传体小说《我在美国航母当大兵》问世,书中生动描绘了她从应征入伍到服役期间的经历,许多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。
文章详尽描绘了罗雪在美国海军服役的点点滴滴,使读者得以一窥美国海军真实生活的面貌。 许多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她的军旅经历。